事件交易法

事件驅動交易是一種基於即將發生或已發生的事件所引起的市場反應進行交易的策略。

這類交易策略的核心是預測某些事件將如何影響資產價格,並利用這些預測進行交易。事件驅動交易通常不完全依賴於市場的技術面或基本面分析,而是將焦點放在事件的發生及其潛在影響上。

可以想像得到,事件交易法的應用範圍相當的廣泛,常見交易機會如下:

1.公司財報交易:

投資人通常會在財報公布前進行佈局 (提前買入或賣出現貨、股票期貨、選擇權、大台小台微台),像是大家最熟悉的台積電公佈營收,近幾個月都會在現貨收盤後公佈,且近幾次皆為上漲,可依照這樣的邏輯去建立交易策略。

輝達(NVIDIA)從2024起的財報也都超乎市場預期,且影響市場的範圍比台積電更勝一籌,因此也有許多人會在財報公布前買入那斯達克期貨,或是執行那斯達克選擇權的雙買策略。

2.併購與收購交易:

當有股權爭奪、併購或收購議題時,就會有明顯的交易機會出現,可參照近期的新光金、台新金併購案,新光金、中信金與台新金都出現了對應的行情,或是鬧了好幾年的的大同股權爭奪戰,這之間也出現了不少的交易機會。

3.利率決策交易(Interest Rate Decision Trading):這類交易也是大家耳熟能詳的,不論是短線的操作或是長線的布局,利率決議也是會產生大量交易策略的事件。

以個人交易經歷為例:在美聯儲第一次加息後,我就開始持續加碼美元指數,一直到實質利率接近聯準會的目標前才出場,而接下來的降息循環也會有類似的操作模式,不論是選取債市或匯市,都會有明確的方向及報酬率。

4.經濟數據交易(Economic Data Trading):這肯定也是大家很熟悉的,非農就業指數、CPI,每次都會引發市場的劇烈波動,當市場波動增劇時就可以考慮雙買策略。

5.政治與地緣風險交易(Political & Geopolitical Trading):像是川普當舉、烏俄戰爭都屬於此類事件,可衍生出的交易策略也相當多元。

以個人交易經歷為例:英國在進行脫歐選舉的當下,市場普遍認為英國脫歐的機率極低,因此英鎊在當時並沒有任何波動,但黃金卻仍有部分避險的資金進行推升,當日漲幅約為1.5%。

情境1為不脫歐,黃金避險的漲幅應當回落,而英鎊不會有任何波動,因此可以獲得黃金1.5%的利潤空間。情境2為脫歐,黃金價格會大幅爆衝,但在同一時間的英鎊會有更劇烈的下跌。

此時最佳的策略為放空黃金同時放空英鎊,情境1將會小賺,情境2將可能大賺,而結局是意外的脫歐,黃金的漲幅不足英鎊跌幅的50%,因此賺錢離場。

6.天然災害與氣候事件交易(Natural Disaster & Weather Trading):此類事件最容易影響到的是農產品相關的商品,亦或是當年的北美冰風暴引起的天然氣大漲,而近期的加州大火也燒出了一整條的供應鏈-災後重建股、散裝貨運股(載建材)等相關類股。

7.企業公告與產品發表交易(Corporate Announcements & Product Launches):此類交易標的就偏向股票市場,像是蘋果發表會、生技股的新藥解盲……等,當然也有像近期的Deepseek,此番現象級的商品不僅使那斯達克重創,也讓恆生指數一路往上攀升。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