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隨著越來越多投資人將目光投向海外市場,交易CME、EUREX、SGX等交易所的期貨商品,「海外期貨交易」已不再是專業法人或操盤手的專利。然而當獲利入袋時要如何報稅?是否要申報?又有哪些風險或節稅空間?這些是每位交易人必須掌握的關鍵資訊。
本文將針對台灣稅務居民,深入解析海外期貨收入的報稅細節與實務建議,協助你合法節稅、避免爭議。
我需要申報海外期貨所得嗎?
答案是:視情況而定,依據《所得基本稅額條例》,如果符合以下條件就必須申報:
- 你是中華民國稅務居民(全年居住183天以上,或具有戶籍且常居國內者);
- 當年度的境外所得總額達到新台幣100萬元(含)以上。
符合上述條件者,必須將海外所得併入基本所得額計算,以評估是否需補繳「基本稅額」。
小提醒:
若總海外所得未滿百萬者,雖可免列入基本稅額申報,但如有國內所得合併查核需要,仍建議主動備妥資料。
海外期貨屬於哪一類所得?
根據財政部見解與實務操作,海外期貨交易所得屬於「財產交易所得」:
類別 | 適用情境 | 所得認定方式 |
---|---|---|
財產交易所得 | 自營帳戶、以價差為主要收入來源 | 銷售收入 – 交易成本 |
下圖為手機報稅系統的頁面,供參考
報稅時需要哪些文件?
台灣的期貨商每年都會寄送買賣報告書給海外期貨交易為”正數”的客戶,以上面的資料進行申報即可。如果還有其他海外券商或平台的所得,也是算在同一個子項目中,需合併計算,一樣和交易商索取年度交易資料進行申報。
常見問題與風險提醒
若我只有帳面獲利但未出金,還需報稅嗎?
只要實現損益,不論是否出金都屬應稅所得。
交易虧損可以抵扣其他所得嗎?
海外期貨虧損不可抵扣國內所得,也不可與海外薪資或收入扣抵,亦不可與其他類別所得互抵。
國外已被課稅,台灣還要繳?
若該國有課稅,可依外國稅額扣抵規則辦理,但需提供外國稅單或扣繳證明。
如何降低稅務風險?
- 分散帳戶與交易時間點,降低單年度境外所得集中
- 留意匯率波動與時間差,減少不必要的兌換損失
- 透過一些交易將虧損累績在某些年度,減少該年度的總獲利金額。
結語
海外期貨正報酬雖然很美好,但報稅問題不能輕忽。稅務也是財務管理的重要一環,每一分收入都能踏實的收進自己的口袋才是真的,如你有海外期貨稅務申報或諮詢需求,歡迎洽詢。